不影响环境项目将不再纳入环评管理企业复工复产当下,环评制度改革也广受关注。
督察组将这些典型问题以案卷形式移交相关省(区),并要求这些省(区)对问题进行整改,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此外,内蒙古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敷衍应付问题;云南省昭通市生活垃圾及医疗废物污染整改敷衍应对问题等一批曾被督察组公开曝光的典型案件的相关官员均已被追责。
督察组最后查实,2016年第一轮督察给汕头留下的13个整改项目,竟然一个都没有按时限要求完成整改。近日,广东省在通报回头看及专项督察移交责任追究问题问责情况时指出,汕头、潮阳两市未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练江污染整改的决策部署,两地一些执法人员对企业违法生产和偷排偷放监管不力,导致练江水质没有如期好转,有的断面甚至出现污染反弹。湖南省除了明确2019年完成整改19个问题外,今年还将完成17个问题的整改,持续推进整改5个。吉林省将督察组移交的问题整理成33项,此外还有辽河生态环境治理专项督察16项整改任务。江西对111名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其中,厅级干部8人、处级干部46人、科级及以下干部57人。
云南对167名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其中,厅级干部18人,县处级干部34人,乡科级及以下人员23人。在离垃圾坑20余米高的是垃圾吊操控平台,司清红娴熟地操作着垃圾吊,像搭积木一样将垃圾堆在一起。
进垃圾储坑必须要全副武装,里面温度要比外面高十来度,巡检完了我们洗澡肥皂都要比平时多用一倍的量。这段时间,我都感觉自己变得啰嗦了。2月9日上午9点,全副武装的司清红准时走进车间,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休息时间,两人也经常在班组群宣传对新冠病毒防护知识,让回家的职工尽量不出门或待在厂里少与外界接触。
司清红解释,收集到的垃圾一般要经过几天的发酵才能投入焚烧炉,所以要先集中堆放。现在一些同事悄悄说我们是双门神,看到就躲。
司清红是第三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吊运行班长。重庆三峰百果园焚烧发电厂一共有两个垃圾储坑,每个长100余米,宽20余米,能容纳30000吨生活垃圾。有些事,总要有人来做吧。强皓靓和刘银智就是其中两位。
烧掉垃圾烧死病毒一副口罩、一双手套、一顶安全帽。每个垃圾储坑分别为三个焚烧炉提供垃圾用于焚烧发电。到了下班时间,强皓靓和刘银智早早守在中央控制室门口,嘱咐每位职工打好饭后回办公室或宿舍就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是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的最好处理方式之一
政府今后将听取当地相关人士等意见,并决定处置方针。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小委员会对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持续增加的处理水处置方式等进行了讨论。
10日,小委员会正式公布了提出排放入海和蒸发是现实选项的报告。报道指出,关于排放入海,该报告从技术层面提议能够更切实地进行处置。
据报道,小委员会经过3年多的讨论,已于2020年1月基本同意了报告草案。对于其中的排放入海,报告称辐射监视体制的构筑以及排放设备的设计、运用方面比蒸发容易。报告称,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时需要进行很多设备管理,以此为由指出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变大。关于处置方式,报告肯定了在国内外有实际成果的排放入海和蒸发。另一方面,报告建议,为避免造成损失,对于处置开始时期以及数量等,根据相关人士的意见等恰当决定很重要对于黑臭水体治理力度,条例草案要求,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整治计划和实施方案,确定整治目标、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加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的规划建设,提高城镇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加强对污泥处理处置的监管,规定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或者污泥处理处置单位对污泥的贮存、运输、处理、处置全过程承担污染防治责任,保证处理处置后的污泥符合国家标准。
与此同时,广西水污染防治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如企业违法排污现象较为严重、城镇水环境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业和农村水污染日益严重等等,水污染防治任务艰巨。据了解,广西水资源丰富,地表水资源在全国排第四位,占全国总量的7%,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350条,是维系珠江流域游特别是粤港澳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对此,条例草案规定,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严控高耗水、高污染物排放、产生有毒有害水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禁止新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生严重水污染物的项目;优化工业布局,科学规划建设工业集聚区,实现水资源分类循环利用和水污染集中治理,要求新建排放重点水污染物的工业企业进入工业集聚区,引导现有企业迁入工业集聚区;对于工业集聚区实行废水集中收集处理,配套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确保工业废水处理后稳定达标;要求排放工业废水的企业收集处理产生的废水,防止污染环境。记者近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关部门了解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将从加强工业化水污染防治、加强城镇水污染防治、加强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四个方面强化水污染源头掌控和治理,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
据了解,广西水资源丰富,地表水资源在全国排第四位,占全国总量的7%,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350条,是维系珠江流域游特别是粤港澳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记者近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关部门了解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将从加强工业化水污染防治、加强城镇水污染防治、加强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四个方面强化水污染源头掌控和治理,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
对于黑臭水体治理力度,条例草案要求,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整治计划和实施方案,确定整治目标、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加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的规划建设,提高城镇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加强对污泥处理处置的监管,规定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或者污泥处理处置单位对污泥的贮存、运输、处理、处置全过程承担污染防治责任,保证处理处置后的污泥符合国家标准。与此同时,广西水污染防治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如企业违法排污现象较为严重、城镇水环境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业和农村水污染日益严重等等,水污染防治任务艰巨。对此,条例草案规定,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严控高耗水、高污染物排放、产生有毒有害水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禁止新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生严重水污染物的项目;优化工业布局,科学规划建设工业集聚区,实现水资源分类循环利用和水污染集中治理,要求新建排放重点水污染物的工业企业进入工业集聚区,引导现有企业迁入工业集聚区;对于工业集聚区实行废水集中收集处理,配套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确保工业废水处理后稳定达标;要求排放工业废水的企业收集处理产生的废水,防止污染环境到2025年底前,海南将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列入海南禁塑名录中的所有塑料制品。
同时还对替代品产业优惠政策、公众宣传教育、废弃塑料制品回收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规定共三十条,包括禁塑名录、替代品全流程追溯制度、地方标准等一系列制度,对禁塑工作的责任分工、禁止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范围、替代产品供给、流通环节监管措施、违法行为的处罚以及法律适用范围做出了明确要求。
根据此前印发的《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海南在2020年12月1日起将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海南省生态环境厅10日发布《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要求从2020年12月1日起,禁止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等塑料制品
到2025年底前,海南将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列入海南禁塑名录中的所有塑料制品。同时还对替代品产业优惠政策、公众宣传教育、废弃塑料制品回收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此前印发的《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海南在2020年12月1日起将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规定共三十条,包括禁塑名录、替代品全流程追溯制度、地方标准等一系列制度,对禁塑工作的责任分工、禁止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范围、替代产品供给、流通环节监管措施、违法行为的处罚以及法律适用范围做出了明确要求。海南省生态环境厅10日发布《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要求从2020年12月1日起,禁止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等塑料制品据悉,疫情发生以来,生态环境部先后出台做好疫情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医疗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医疗机构辐射安全监管服务保障等文件,着力推进疫情防控相关环保工作,做好内部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1月底,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监测方案》,研究部署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监测工作,坚决防止疫情次生灾害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近日,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环保工作视频会议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强调,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相关环保工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有力支撑保障。
李干杰指出,把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和头等大事来抓;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相关环保工作的同时,认真谋划推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不打折扣近日,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环保工作视频会议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强调,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相关环保工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有力支撑保障。
据悉,疫情发生以来,生态环境部先后出台做好疫情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医疗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医疗机构辐射安全监管服务保障等文件,着力推进疫情防控相关环保工作,做好内部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李干杰指出,把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和头等大事来抓;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相关环保工作的同时,认真谋划推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不打折扣。